港式快餐
港式快餐是源于香港的快餐文化,约于1960年代后期出现,其兴起和普及与香港经济在1960年代快速发展息息相关。港式快餐店与美式快餐店在运作上有不少差异,而食品和饮品的类型则比照茶餐厅。香港三大快餐集团大家乐、大快活和美心MX均是港式快餐的代表。
历史发展
香港曾有公司专包伙食,供应午膳给办公室和工厂等。
其后,由于香港经济发展迅速,生活节奏急速,外卖及快餐开始萌芽。1968年,大家乐开业,为首间本地售卖快餐的公司;1970年代初,美心快餐店和大快活相继开业,1973年第一间美式快餐店肯德基曾登陆香港,其后卷土重来;1975年,美式快餐集团麦当劳在香港设铺。此后,美式和本地的快餐店因应急速的生活节奏而蓬勃发展。这种只为果腹的快速饮食模式,成为了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
其它如即食面、薄饼都是大受欢迎的速食食品。现在,即食食品更进军传统食品市场,点心、云吞、甜品、粥、饭都在工厂制造,运往超级市场和便利店发售。
特色
香港的快餐店揉合了传统中式饮食和西方饮食的文化、香港茶餐厅的元素和香港独特的饮食文化,与一般美式快餐店有以下差异:
菜单并不固定,部分类别的食物每天均推出不同款式。
主餐是中西兼备,中式以碟头饭为主,西式则有如扒类、意大利粉、三文治和沙律等,餐汤一般称为例汤,分为“中汤”和“西汤”,前者分为滚汤和老火汤,后者则主要是罗宋汤、奶油汤和奶油蘑菇汤。
收银处和取餐处通常分开;顾客要先在收银处购票,然后将票交到取餐处取用食物,或依据票上的编号拿取食物(主要是即做及需时等候制作的餐点),使用票号分流的方法近年亦已被美式快餐所采用。
取餐处通常分开两个,烧味专柜通常会另设置为独立取餐处;原本只有美心快餐(美心MX前身)有烧味售卖,后来大家乐和大快活陆续效法。
部分食物即叫即做,须持取食物的票据在取餐处交换成号码牌,再等待一段时间直至取餐处人员叫号,方可凭号码牌取用食物;现在则多将等候的号码打印在取餐的票据上,故无须交换成号码牌。
港式快餐从前比较着重“快”,因此食物大多已预先烹调熟,再加热保温等待客人取用。时至今日,为迎合健康饮食潮流,港式快餐已转变为着重食物品质及营养,食物大多不会预先烹调,而是有客人付款购票后才开始烹调,因此食物会较新鲜可口,品质也比较高,同时节省成本和避免造成浪费(减少卖不去的食物)。另外,快餐店的装潢也比从前讲究,以凸显高尚品味及当代城市生活节奏;加上近年快餐店推出火锅、铁板餐等食品类型,使得顾客留在快餐店的时间较长,也因为到快餐店用膳十分方便而使顾客愿意较多光顾快餐店。
部分港式快餐店更提供团体派对订餐服务、新春盆菜和其他节庆食品等。
食品
香港的快餐店所供应的食品与茶餐厅大致上也是差不多。以下为港式快餐店常见菜式:
早餐(上午11时前)
扒餐(通常是以下三类各选一款):
鸡扒/薄牛扒/吉列猪扒/吉列鱼柳
肠仔/煎蛋/炒蛋/火腿/餐肉/烟肉
多士/煎萝卜糕
三文治
牛奶麦皮
粥
豉油皇炒面/炒米粉
糯米鸡
点心拼盘
汤面/汤米粉
午餐(上午11时至下午2时)
烧味饭(叉烧、烧肉、切鸡、油鸡、烧鸭等)
扒饭(鸡扒、牛扒、猪扒 或龙脷柳等)
小菜配白饭(粟米鱼块、蒸肉饼)
咖喱饭 (咖喱鸡、咖喱牛腩、咖喱猪扒、咖喱鱼块等)
焗饭/意粉 (焗猪扒饭、焗蕃茄肉酱意粉等)
海南鸡/盐焗鸡 饭
上海排骨菜饭
下午茶(下午2时至傍晚6时)
烧味饭(叉烧、烧肉、切鸡、油鸡、烧鸭等),但分量较午晚餐小
西多士
蜜糖烧鸡翼
炸/烧/豉油王 鸡髀
吉列猪排
热狗
春卷/咖喱角
沙律
公司三文治
碗仔翅
烧味濑粉/河粉/米粉
汤面/汤米粉
晚餐(下午6时后)
因为晚饭时段的客人比午市时间较愿意等候上菜,晚市会有较多即做即炒的餐点,也有不少食品与午饭时间相似,部分餐点会配上饮品或例汤成为套餐,但售价会较午饭时间贵。
即炒粉面饭(干炒牛河、星洲炒米、鸳鸯炒饭、福建炒饭)
铁板餐
小菜套餐
冬瓜盅(通常在夏季供应)
煲仔饭、生炒糯米饭(通常在秋冬供应)
一人火锅(过往只在秋冬供应,现在夏季也有提供)
港式快餐店
大家乐、大快活和美心MX是香港三大港式连锁快餐集团,分店分布全港各区,顾客来自不同阶层。
下一篇:大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