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分享烹饪技术、详解烹调方法
首页 > 烹饪新闻 > 正文

关于山萮菜

  山萮菜(学名:Eutrema yunnanense)也称细弱山萮菜,为十字花科山萮菜属下的一个种。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近地面处生数茎,直立或斜上升。基生叶具柄,长25-35厘米;叶片近圆形。花序密集呈伞房状,果期伸长;萼片卵形,花瓣白色,长圆形。角果长圆筒状,果瓣中脉明显;果梗纤细,向下反折,角果常翘起。种子长圆形,褐色。花期3-4月。产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四川以及云南。生于海拔1000-3500米的林下或山坡草丛、沟边、水中。
  日本人用根茎研磨成酱,色泽鲜绿,具有强烈的香辛味,作为吃生鱼片的调味料,有增进食欲、杀菌、解毒和镇痛的效果,地上茎叶可直接作新鲜蔬菜。山萮菜酱或汁液用纱布包裹贴敷患处,还能减轻神经疼痛。
  主要价值 :山萮菜在市场上的价格为30至60元,比一般的蔬菜都要贵很多,而且市场还供不应求。价格如此高,不仅在于山萮菜种植难度大,还因为因为它的食用价值非常高。
  医药用途:山嵛菜呛鼻的主要成分是异硫氰酸盐,这种成分不但可以预防蛀牙,对预防癌症,防止血管凝块,治疗气喘等也有一定效果,同时还具有发汗、利尿、解毒、清血等食疗功效,对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也有不错的帮助作用。
  生长环境:山萮菜的生长环境,一般是在海拔1000-3500米的高度。喜欢凉爽、潮湿、土壤透水性好的环境。
山萮菜
  为什么日本人喜欢吃山萮菜
  现在的饮食都提倡荤素均衡,在饮食中既要有肉类食物,也要有素食这类食物,若说素食,生活中最常吃的素食便是蔬菜了,其中有一种就叫山萮菜,口味辛辣,在过去很多人都不爱吃,但随着人们慢慢意识到山萮菜在饮食中的重要性之后,很多人便逐渐开始接纳它。
  如今在绝多大数家庭的饮食中,山萮菜还成了餐桌的常客,甚至远超过肉类食物的出现率。由此可知,山萮菜的饮食文化也经过人们对健康水平的提高而被影响,那么如今的山萮菜饮食文化里又什么令我们回味无穷呢?
  日本人嘴里的山葵泥
  熟悉山萮菜的人们或许都知道山萮菜还有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俗名叫山葵。我们的邻国日本,那里的人们就常常叫山萮菜为山葵。日本人对山葵有一种迷之热爱,他们常常把山葵作成山葵泥来搭配各种食物一起吃。
  山葵十分娇弱,想要培育山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如今在日本地区,山葵的种植也是比较稀少的,而产量更是寥寥无几。山葵的保质期极为短暂,也许你不相信,但山葵的保质期仅仅只有15分钟。
  不过这个15分钟指的可不是山葵从挖起来到食客们食用的这段时间,指的是山葵在食客们手中,被研磨成山葵泥开始计算的时间。如果大家看过一些日本的美食纪录片,就会有印象,日本人会用小小的研磨板来研磨山葵根部,磨下来的山葵泥用来搭配日料,是一种独属于日本人的风味。山葵泥从被研磨下来开始计算,风味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失,15分钟后,山葵泥将不再有它独特的清香味和口感,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山葵的保质期只有15分钟的原因。
  山葵泥实际的价格十分昂贵,因为山葵的定价已经属于中高层人士才有经济能力购买的,而山葵泥因为保鲜难的问题,定价会更加昂贵,不少土豪喜欢直接买山葵,回家后自己研磨,甚至还有人专门研究山葵应该如何研磨,从哪里开始研磨,用什么材质的研磨板来研磨比较好。
  说到日本的饮食,刺身是最具特色的美食代表之一。
  刺身的做法是将鱼(多数是海鱼)、乌贼、虾、章鱼、海胆、蟹、贝类等肉类利用特殊刀工切成片、条、块等形状,蘸着山葵泥、酱油等佐料,直接生食。虽然日本人何时开始使用山葵搭配刺身已无从考证,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对于山葵的爱是真爱。日本的静冈县、长野县和岛根县等地每年栽培山葵还是跟不上日本国人的消费,每年仍需从国外大量进口。
  山葵泥有膏状、粉状和泥状三种。泥状的山葵酱来自于现磨山葵,是将新鲜山葵洗净后,用细眼刨茸器刮擦成茸,或以鲨鱼皮作砂皮,磨擦成茸,这泥状的口味最好。泥状的山葵酱可以捏塑各种形状,如秋叶形、心形等。
  然后放在刺身旁边,除了起调味作用以外,还能起点缀、衬托的作用,增加美感。粉状的山葵酱要先用水调和以后才能使用,粉和水的比例为1∶2。调和均匀以后,还应当静放2至3分钟,以便其刺激的辣呛味和独特的风味产生。不过调好后应当尽快使用,否则辣冲味会挥发。膏状的山葵酱是成品,像牙膏一样,用时挤出即可。
  山葵泥在使用时,总是与酱油为伴的。山葵泥提供刺激味,解除生料的腥异味;酱油则提供咸味、鲜味,调和整体的美味。酱油有许多品种,从大类上说,有酿造的和人工化学合成的;从口味上说,有浓有淡,颜色也是有深有浅。
  日本酱油有浓口和淡口之分,中国酱油有生抽和老抽的之别。因此,日本人在将其与刺身搭配时,最好根据所用原料及个人的口味偏爱而定。刺身原料厚的、大的,酱油就应浓厚一些,反之,酱油则可淡一些。
  古代人爱吃的山萮菜
  在古代,人们对山萮菜极其依赖,很多诗词和文献中都有记载。东汉许慎的《说文》解释得非常直接:葵,菜也。唐朝诗仙李白的押支韵诗《赠闾丘处士》中是这样写的: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我们可以看出来,李白这里说的这个葵(山萮菜)明确就是烹来吃的,李白可是唐朝人,这说明在唐朝时,这种山萮菜还是主流。
  西汉经学家刘向编撰的《列女传》中这样写:鲁漆室之女,见鲁君老,太子幼,倚柱而叹,邻妇问之,曰:昔有客马逸,践园葵,使吾终岁不饱葵,吾闻河润九里,渐濡三百里……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鲁国漆室的女,见鲁国国君老,太子年幼,靠着柱子叹息,邻居问他,说:从前有个客人马狂奔,勾践园葵,让我一年不饱葵……
  最早能明确找到记载山萮菜的是《诗经》和《左传》,两书的成书年代差不多,都是春秋中后期。在《诗经》中多次出现这个葵,这说明在春秋时期,山萮菜已经是全民食用的一种菜。《诗经·国风·豳风·七月》这样记载: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说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这里的葵即表山萮菜。
  我们可以看出来,那时候主要是煮,我们现在想不出来古人的食用方式,但那时候没有炒菜,只有煮、烤、蒸,这种山萮菜应该是煮熟后用来拌着吃,佐料当然也是有的,在周朝时,就已经有了近二十多种酱料,春秋末年,只能比周朝多而不能少。
  到了魏晋时,山萮菜作为一种蔬菜的作用并没有减少半分,反而越来越重要,不但历史文献写,志怪小说也写,同时,一个重要的点是农书上也有了记载。当时人们对葵的依赖性可见一斑。比如在南朝梁时的萧子显所着的《南齐书·周颙传》中这样记载:“颙清贫寡欲,终日长蔬食。卫将军王俭谓颙曰: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
  到了现代,山萮菜也并没有消失,但很少有人叫葵这个名字了。山萮菜陪伴着古人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即使到了现代也无法忽视山萮菜曾经作为主菜之流的辉煌。
  山萮菜的神话传说
  山萮菜是当今世界上所发现的一种特殊的食用保健植物,在国际市场上是极为珍贵的调味食品,价格昂贵、市场需求很大。由于山萮菜生长条件特殊、适宜生长种植的地方有限,现在国际市场上的山萮菜产品极为稀缺。
  山萮菜不但口感好,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菌、抗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当然,作为食疗价值很高的山萮菜,自山萮菜的人文历史必然也是精彩丰富的。
  蜀葵(山萮菜)精
  山萮菜在我国的存在,可谓是历史长久,在古代之时山萮菜曾作为野菜,救助了不少饥荒农民,如今野生虽很罕见,不过也有很多地方人工栽培它。山萮菜其实不止这一个称呼,它还有很多的别称,比如蜀葵、锦葵。而今天所要讲到的一个关于山萮菜的传说就是蜀葵花精。
  从前在四川乐山市有一个书生,叫柳永才,家中好几代都喜欢蜀葵,到了他这一代更是喜欢不得了,只要听见哪里有名种的蜀葵,他就千里跋涉,去欣赏,并且搜购。
  有一天他听说成都出现名贵的蜀葵,他非常心动,立刻前往搜购,到了成都,他采购了那一种名贵的蜀葵。
  在回乐山的半途中,他碰见二个女人,一老一少,这时天忽然下起小雨,柳书生就主动把伞借给那二个女人,自己淋着小雨。柳书生是个翩翩少年,那年轻女孩子是亭亭玉立,姿态妩媚的美女,柳生就和二个女人聊天,年纪比较大的妇人说:“我姓奎,请问你从哪里来。”柳永才说他是乐山市人,因喜欢蜀葵,到成都收购蜀葵。
  妇人说她对蜀葵也很内行。于是二人就聊起蜀葵来,这老妇讲得头头是道,比柳永才知道还要多很多,柳永才非常高兴问道:“你们要到哪儿去?”
  妇人说:“我们二个是姑姑、侄女。因在成都住久了,想换一个地方住住。”
  柳永才听了很高兴说:“我的家的房子虽然简陋,但还可以住,要是你们不嫌弃的话,可以到我家住。”
  到了柳生家,他住北边,南边有三间废弃的简陋房子,周围有一遍土地,北边种了一大片蜀葵,南边没有种任何植物。
  妇人姑侄就住在南边的屋子,她每天到北边,替柳生种蜀葵,柳生每天叫她们过去吃饭,有一天老妇人说:“您家并没有钱,我们天天受你招待,不好意思,为长远打算,我想卖蜀葵,赚点外快。”
  柳生起初不肯,他说:“我家虽穷,也是风雅的人,怎么可以将那么美的蜀葵,当成赚钱的工具。”但后来禁不起妇人要求,免强同意。
  于是妇人就在南边的空地种起蜀葵,不久蜀葵开,只听见“奎”家人庭若市,热闹非凡,来买花的人很多。
  柳生去南边的花园一看,发现园里种了许多密密麻麻的蜀葵,都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柳生看了,也想要那些奇异的蜀葵,就去敲门,柳生进入屋内,妇人就端出酒菜请他。
  柳生问“贵侄女那么漂亮,为什么还不结婚?”
  老妇人说“我的侄女叫奎英,现在时候未到,等要出嫁时,自然会告诉你。”
  后来奎家的蜀葵越卖越好,赚了很多钱,柳生也跟着做,两家都赚了很多钱,生活也大为改善。有一天奎姓妇人送给柳生一封信,说:“现在两家生活已改善, 你未娶,侄女未嫁,是两人秦晋之好的最佳时机。”于是柳生找了一个媒婆,来提亲,选了一个良辰美景,结婚了。结婚那天,柳生搬出平日私藏的美酒,劝奎英也喝些,奎英本来不会喝酒,那天晚上也喝了很多。
  婚礼后,奎英说她头有点晕,想出去屋外走走。走到屋外,奎英居然化成一棵蜀葵。这时柳生也跟在后面,才知道奎英是个蜀葵精,这时奎英的姑姑也出来了,说:“你害死我的侄女了。”
  柳生虽然不害怕,但心中还是惦记着奎英,他把这棵蜀葵当他的未婚妻看待,每天细心的灌溉,端午节时,绚丽缤纷蜀葵已经盛开,嗅一嗅,还有酒的香味。
  山萮菜仙子的传说
  古时候,曾经有一个名叫王其祥的人,爱山萮菜如痴如醉,终日沉迷之中,对山萮菜是情有独钟。有一天,他和往常一样,流连在百草园中,徜徉到山萮菜开的花海的时候,也许是花香太浓了,半醉半醒之间,居然在山萮菜旁边睡着了。
  睡意朦胧之间,梦见有一位身着青衣的少年,邀他一起去看山萮菜仙子的歌舞表演,这对爱山萮菜成痴的他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
  正前行时,但见笙歌袅袅如百灵,轻舞飞扬展仙姿,喜的他陶陶然却醉不自知。正当痴心享受之时,一阵风儿吹了过来,激灵之下梦中惊醒,抬眼望去,那引他的青衣人、曼妙无比的山萮菜仙子们,却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无声无息。
  梦境已随风远去,但留无限惆怅意。梦中的情景是那么的真实,真实得让他无法忘记。为了纪念这段奇异如幻般的梦境,他就给自己起了一个“山客”的别名,以示对山萮菜的热爱之意。
  从山萮菜的人文历史来看,山萮菜在人们的心中也是被赋予了各种有文化底蕴的形象。也许从山萮菜这个名字来看,并不是有很多人了解。但是本着探索与研究的精神,相信山萮菜文化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所热爱。

上一篇:春节餐饮“不打烊” 喜迎“开门红”
下一篇: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