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分享烹饪技术、详解烹调方法
首页 > 辛香料 > 正文

肉桂

  肉桂(学名:Cinnamomum cassia,英语:Cinnamon),又称作官桂、桂心、简桂、玉桂、牡桂,为樟科常绿乔木,台湾分布于海拔0~1800米,而海拔500~1000米尤其适合。还有另一品种锡兰肉桂。两种皆含有微量香豆素,摄取过多肉桂,可能引发副作用。
  特征
  高达10米以上,树皮灰褐色,树皮厚可达13毫米,具强烈辛辣芳香味。叶互生或近对生;长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长8-20厘米,宽3-5.5厘米;顶端急尖,叶基宽楔形;全缘,具离基三出脉。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径5毫米,花被裂片椭圆形,长3毫米。果椭圆形,长10毫米,径7-8毫米,熟时紫黑色。
肉桂  用途
  植物各部,如其树皮、枝、叶、果、花梗都可提取芳香油或肉桂油,用于食品、饮料、香烟及医药,但常用作香料、化妆品、日用品的香精。树皮出油率为2.15%,桂枝出油率为0.35%,桂叶出油率为0.39%,桂子(幼果)出油率为2.04%。
  肉桂大多为人工栽培,且以种子繁殖为主,这样可使其后代保持亲本的特性,以获得枝下较高的树干,有利于剥取桂皮,因此在生产上很少用无性繁殖方法培育苗木种植。多于秋季剥取,刮去栓皮、阴干。因剥取部位及品质的不同而加工成多种规格,常见的有企边桂、板桂、油板桂、桂通等。生用。
  用于提振居家或办公室内的气味,是很好的空气清净剂,也有抗菌功效。
  能减缓轻腹泻及反胃的情形,缓和充血状况,帮助末梢循环。可使身体温暖以及增强消化作用,特别是在脂质代谢的方面,还能抵抗霉菌感染。对糖尿病、减重、酵母菌感染以及子宫出血等有效。
  中医学
  肉桂各部位又可分别用于医药,树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桂皮,为传统中药材,也作调味品,有驱风健胃、活血祛瘀、散寒止痛之效;补五脏之其中四脏:心脏、肝脏、脾脏、肾脏;树枝则能发汗驱风,通经脉,详见桂枝条目。
  副作用
  已知从肉桂中分离出来的生物化学物质超过160种,其中包括香豆素如果摄取量过大会损害肝脏,此外还有肉桂醛及苯乙烯在过量摄取时对人体会有毒性。孕妇、哺乳母亲及肝肾功能不良者,请勿长期大剂量服用,大剂量肉桂有肝肾毒性。肉桂有降血压及血糖,抗凝血功能,服用相关药物患者或相关顾忌者,请多加注意或避免服用肉桂粉或肉桂精油。
  产地
  肉桂原产中国,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台湾等低纬度中低海拔山区,其中尤以广西最多,且广西肉桂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马来西亚、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地亦有分布。
  在欧洲、美洲市场所见的肉桂多数属于中国与越南的品种。1960年代前,越南品种的肉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来源,其油含量较高,气味也比较浓郁。由于越战影响,印尼苏门答腊高地产的肉桂便增加以满足市场需求。印尼品种的肉桂含油量较中国及越南品种低,影响售价较便宜。中国品种味道较甜,但含油量略低于越南。

上一篇:茴香
下一篇:大高良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