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分享烹饪技术、详解烹调方法
首页 > 吃货街 > 正文

高低档蚝油都添加味精无一例外

  增鲜提味,是蚝油最弥足珍贵的特点和优势。所以,鲜味一直以来都是不少蚝油调味品主打的一大卖点。
  然而,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蚝油也不禁让人产生疑问:这些蚝油的鲜味都是真实的吗?会不会勾兑味精?
  5月,《消费者报道》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了市场主流的12款蚝油产品,测试指标包括氨基酸态氮、蛋白质、谷氨酸钠(味精)等鲜味指标。
  测试结果
  1、欣和、味事达等2款蚝油的蛋白质、氨基酸态氮含量均较高,鲜味相对更浓郁、真实,综合鲜味值分别为3.0和2.8;
  2、厨邦、珠江桥、老才臣等蚝油因氨基酸态氮或蛋白质含量低,综合鲜味值均只有1.8。
  3、无论是10元以下的普通蚝油,还是10元以上的高档蚝油,12款送检的产品均有添加谷氨酸钠(味精)。其中,鲁花和厨邦谷氨酸钠含量最高,达到5.0g/100g,东古最低,只有3.3g/100g。
  4、从检测情况来看,添加味精是行业常规做法,消费者想要买到完全无添加味精的蚝油几乎不可能。但若过于依赖味精等增鲜剂,蚝油产品就会失去本身的意义。
  蚝油是怎么来的
  蚝油并不是生蚝(牡蛎)的油脂,而是生蚝经过熬煮浓缩之后的“精华”。
  在传统的蚝油制作工艺中,只需要用到生蚝和水这两种原材料。生蚝去壳之后,冲洗干净,然后加入水进行熬煮。
  过滤后得到的蚝水再进行长时间的慢火熬煮浓缩,最终得到棕色的蚝油,这也是最原始的蚝油。
  生蚝在熬煮水解过程中,蚝肉中的蛋白质都会发生变化,降解形成具有鲜味的氨基酸、多肽等小分子,这就是蚝油的鲜味来源。
  一般而言,熬煮水解形成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越丰富的话,最终蚝油成品的鲜味也会相应更高。
  通常,传统的蚝油制作工艺中,2000斤的生蚝到最后只能熬制出150~180斤的蚝油,可谓价值不菲。
  不过,传统工艺难以适应巨大的需求量。工厂化的生产方式是生蚝加水熬煮浓缩成蚝汁,然后取一定比例的蚝汁加入其他辅料制成蚝油。
  所以,实际上,要评价一款蚝油品质的高低,主要看它添加的蚝汁比例有多少,但市面觉绝大部分产品都不标注蚝汁添加量,消费者也无从选购。
蚝油都加味精
  珠江桥、老才臣等多款鲜味值低
  尽管无法知道每一款蚝油添加了多少蚝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氨基酸态氮和蛋白质含量来判断蚝油的鲜味是否浓郁、真实。
  氨基酸态氮可以衡量蚝油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氨基酸态氮越高,蚝油的表面鲜味越浓。目前,蚝油调味品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必须≥0.3g/100g。
  然而,由于12款蚝油都添加了增鲜剂,它们可以提高氨基酸态氮的数值,因此,单纯的氨基酸态氮并不能完全反映蚝油的真实鲜味。
  尽管氨基酸态氮可能会“骗人”,但蛋白质却很“诚实”。
  因为蚝油中的蛋白质主要来自蚝汁原料,如果蛋白质含量高,就意味着添加的蚝汁越多(越浓),蚝汁对氨基酸态氮的“贡献”就越大,蚝油鲜味就越本真。
  因此,综合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来评价蚝油的鲜味更加合理。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可得出蚝油的鲜味值,鲜味值越高,说明蚝油鲜味越浓郁、越真实。
  来源: 消费者报道(陈宇)

上一篇:七家湾牛肉锅贴
下一篇:李锦记旧庄特级蚝油的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