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分享烹饪技术、详解烹调方法
首页 > 调味料 > 正文

麦芽糖

  麦芽糖,又称麦芽膏,是一种中国传统怀旧小食,是饴的一种,《说文解字》:“饴米糪煎也”。由胶饴制成,它的金黄光泽、富黏性、软滑是它受欢迎的因由。
麦芽糖  制作方法
  只需将蔗汁加热成胶状,再放入麦芽及白米淀粉煮一小时即可制成,但过程中要不时搅拌令其不会较易黏底。
  食法
  麦芽糖食法多样化,基本上只要想得到就有这种食法:
  * 净食,也是最多人的食法。比如灶糖。
  * 制作麦芽糖夹饼,续净食外另一种受大众喜爱的食法,常为街头小吃,制法为:
    1、先用竹筷卷起适量麦芽糖,
    2、再用两块苏打饼夹起便可食用(台湾吃法是夹日本煎饼,饼干上洒些海苔末)。
  * 作为小食的配料,如甜品。
  * 加上椰丝食用,多和麦芽糖夹饼一起食用。
  * 烧烤用,像蜂蜜般使用。
  * 制作烧腊食物时加入。
  * 台湾还有吃法是糖里面有一粒红梅干,酸酸甜甜;是否沾花生粉因人而异。
  * 台湾台中名产伴手礼太阳饼,内馅就是麦芽糖。
  * 直接以麦芽糖浆附上一双竹筷的形态出售,可直接食用,也可以用竹筷将糖浆用竹筷不停至糖浆凝固。这种食用方式多见于四川重庆湖北等长江中上游地区,称为糖稀或者搅搅糖,
  成分
  麦芽糖、葡萄糖、糊精、维生素B、铁
  医学价值
  Star of life caution.svg 维基百科中的医疗相关内容仅供参考,详见医学声明。如需医疗服务或可靠意见,请咨询专业人士。
  中医学认为:麦芽糖有着食用价值之余,亦有其食疗功效,它性温味甘,与水溶解后会化作葡萄糖,作为医学上的营养料,可用作养颜、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滋润内脏、开胃除烦、通便秘等,主治脾胃虚弱、气短乏力、纳食减少、虚寒腹痛、肺燥咳嗽、干咳少痰、咽痛。但中气弱、消化力不足、体内有湿热、体胖多病则要谨慎使用,因麦芽糖会助湿生热、令人易于腹胀。
  轶事
  针筒麦芽糖:2005年在中国市面流通着一种“针筒麦芽糖”,是针筒内灌着麦芽糖浆,只需一挤,便有糖浆射出来。由于价格便宜(每支约1.8元~3.0元),加之新奇有趣,颇受小学生们青睐。但引申着一个问题—“针筒的来源”,有人怀疑这些针筒是医疗垃圾,现在大部分都已销声匿迹了。
  以物易糖:早年在台湾乡间,小孩子少零用钱花,想吃麦芽糖时,便拿塑胶玩具跟卖糖小贩交换才能吃到,这种以物易糖也出现于成人间,拿各种有用的可回收物资跟商人们交换,商人们再将货品整理后卖出从中赚取利润。这算是麦芽糖特有的买卖方式。

上一篇:卤水
下一篇:小米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