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
罗汉果(学名:Siraitia grosvenorii、monk fruit、luo han guo),俗称“神仙果”,是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其叶心形,雌雄异株,夏季开花,秋天结果。原产于中国南部和泰国北部。所述植物长成的果实,在中国被用来作为一种低热量清凉饮料的甜味剂和食品烹调的香料,而在传统中药中,中医以其果实入药,含有罗汉果甜苷、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药用成分,主治肺热痰火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胃炎、便秘等,罗汉果是中国广西桂林市著名特产“新桂林三宝”之一,与金桔、白果(银杏)代表了桂林“食药三宝”。
罗汉果又称为甜味素,因其甜度非常高(蔗糖的300倍),且由于罗汉果甜苷不能用于人类作为能量来源,热量低而作为甜味剂广泛使用,常作为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的代用糖。
至于其科学物种名称,乃是为了表彰吉尔伯特·霍维·格罗夫纳(Gilbert Hovey Grosvenor) 的贡献而以其名字命名的。他是当年的国家地理学会会长,在1930年代赞助资金去探险,并在中国找到了种植在当地的罗汉果植株。
词源和地域名称
果实最早是在13世纪广西桂林地区僧人的记录中提到。种植的难度意味着果实并没有成为汉方草药传统的一部分,传统汉方草药有赖于更容易取得的产品。
罗汉是(āluóhàn)阿罗汉的缩写,这是一个古老的印度梵语词“罗汉”的音译。在早期佛教的传统,和尚开悟后被称为获得到阿罗汉,(梵文:arhattaphala)罗汉修成正果。在广西说成罗汉果(luóhàn guǒ),后来成为此种甜果在广西和西方的商品名称。
描述
在海拔300~1400米亚热带山坡林湿润地段,每日只需7~8小时光照短日照,空气相对湿度75~85%,雨量充沛、气温22~28℃,藤蔓迅速生长,藤蔓达到3到5米长,他们接触缠绕周围的任何东西,藤蔓攀越其他植物。狭窄,心脏形的叶子10-20厘米长。果实圆形直径5-7厘米,光滑,黄褐色或绿棕色,从水果梗含条纹到底部的沟纹,硬而薄的果皮由细毛覆盖。水果的内部包含一个可食用的果肉,干燥后形成了一个薄的,浅棕色,易碎的壳体厚度约1毫米。种子是细长和几乎是球形的。
内部的果肉生吃,苦皮用来泡茶。
值得注意的是果实的甜味,这可以从它的汁液进行浓缩。水果中含有25%-38%的各种碳水化合物,主要果糖和葡萄糖。水果甜度的增加是罗汉果甜苷,一组三萜甙(皂甙)。五个不同的罗汉果甜苷是从1编号到5;主要成分是罗汉果皂甙。
种植与产地
种子发芽缓慢,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它是生长主要是在遥远的中国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是在桂林附近的山区),以及在广东,贵州,湖南,江西等省。这些山给植物遮荫而经常被薄雾包围,这保护植物免除太阳照射,然而这南部省气候温暖。所述植物在野外很少发现,所以它是被培养了数百年。
永福县龙江镇已获得了“中国的罗汉果果之乡”的名号,在该地区已经建立一些公司专门制作罗汉果提取物和成品。在这些公司中以永福制药厂是最古老的。
罗汉果对生长环境要求十分特殊,只有在中国广西北部才能生长。中国广西永福县、融安县、临桂县是罗汉果的三大产地,产量占全球90%,其中永福县是原产地。目前,全球罗汉果的年均产量仅为1亿枚左右。
非糖类甜味剂
水果的甜味主要来自罗汉果甜苷,一组三萜烯糖苷,这构成了新鲜水果的果肉约1%。通过溶剂萃取,可以得到含有80%罗汉果苷的粉末,主要的一个是罗汉果皂甙。在水果其它类似的成分为赛门苷和新罗汉果甜苷。
罗汉果富含三萜类成分罗汉果皂苷,因其甜度高、热量低而作为甜味剂被广泛使用,尤其是作为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的代用糖。许多研究表明,罗汉果皂苷能提高葡萄糖和脂肪的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但罗汉果降血糖作用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并不明确。
制备
在过程中,除去外壳和种子,而浆性的水果制作成浓缩果汁或果泥。另外汁液可以从热水加热剩余果肉中提取。果汁匀浆化, 稍微让它酸化以防止凝胶化和改善风味,然后用果胶酶或其他的酶来分解果胶。然后大部分的异味用离子交换树脂,例如磺化聚苯乙烯 - 二乙烯基苯共聚物聚丙烯酸除去。另外异味可以经像木炭或膨润土通过过滤除去;或用明胶或其他胶凝剂析出。然后其余大部分含硫挥发物,通过低压挥发除去。然后的汁液用巴氏法灭菌灭活剩余的天然酶和杀死微生物。该过程声称保存存在于水果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的罗汉果苷。
安全
报导称罗汉果无不良的副作用。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食品添加剂中,一般认为安全。没有限制消费果实或其提取物。
传统用途
罗汉果最珍贵的在甜蜜果实,这是作为药用和作为甜味剂。在中国的传统中药,它用于治疗咳嗽和喉咙痛,并在中国南方它被认为是一个长寿的助剂。果实一般以干燥形式出售,传统上以草药茶或汤使用。几乎所有人都适应饮用罗汉果,罗汉果给你甜蜜感受,却无任何副作用。不论是幼童、孕妇,或是古稀老人,都适合食用罗汉果。
中医药性及药用
性味与归经:甘,凉。归肺、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润肺,滑肠通便。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煎水、冲泡饮用;或研磨、制剂服用;也可直接咀嚼。
贮藏与保质: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营养价值
罗汉果干果含有约:
蛋白质7.2%,粗蛋白质9%(因产地不同而略有差异)。
葡萄糖、果糖约14%。
甘露糖(鲜果含量)0.08%。
多种维生素。新鲜水果含维生素C,一项调查显示每100克含大约含461.12毫克维生素C。通过干燥的水果损失大约9/10的维生素C,但几乎仍与鲜橙含有的维生素C一样多。
无机元素含量较高的元素有钾、钙、镁。罗汉果中含有的硒是一般食品的2–4倍,元素硒在防治冠状动脉心脏病、抗老化、防癌方面相当好。
罗汉果的种子含有多种脂肪酸,52.3%的亚油酸,20.7%的油酸,14.7%的棕榈酸,7.1%的硬脂酸、肉豆蔻酸和0.6%癸酸,和0.5%月桂酸。
商业
用于从罗汉果制造有用的甜味剂的过程,由宝洁公司在1995年申请了专利。
该专利指出,天然罗汉果有很多化合物干扰其口味,这使它无法用于一般使用,并介绍一个过程来除去它们。有问题的化合物是含硫挥发性物质,如二硫化氢,甲硫,甲硫醇,二甲基硫醚和甲硫醇,它是由氨基酸形成,其中包含硫,如甲硫氨酸,S–甲基蛋氨酸,胱氨酸和半胱氨酸。该专利描述了一种用于去除干扰的方法。
干罗汉果加工分类
罗汉果一般在秋季果实由嫩绿变深绿、果柄变黄时采摘。成熟的鲜罗汉果含有丰富的蛋白酶,有强烈的麻舌作用,需要加热把酶杀灭才能食用。并且,鲜罗汉果的存放时间短,所以,大家见到的基本上是干罗汉果。鲜罗汉果果皮致密,水分含量高达70-80%,很难干燥。根据加工技术和产品品质的差异,干罗汉果可分为第一代干罗汉果、第二代干罗汉果和第三代干罗汉果。
第一代干罗汉果
传统干罗汉果: 将糖化后的果实,按照大、中、小分别装入烘房,点火升温。在烘烤过程中,要掌握温度由低温→高温→降温三个过程。 第一阶段以45~50℃维持2~3天,使水分逐步蒸发,注意打开气窗,让水蒸气排出。 第二阶段逐步提高到65~70℃,持续2~3天,使水分蒸发,注意打开气窗。 第三阶段降温到55~60℃之间,继续烘烤2天,使果实的重下降到相当鲜果的25~30%,停火,自然降温,出炉。
这一干燥技术沿用了上百年,其优点是以木材、木炭或煤为燃料,烘房简单,生产成本很低。但缺点非常突出,鲜罗汉果不管品质优劣,经过长时间高温烘烤,产品都是黑乎乎的一个样子。所以参观传统果的生产作坊,经常会发现霉烂果、死藤果、未成熟果也会夹杂在原料果当中。因此第一代干罗汉果的价格很便宜,但品质无法保障。
第二代干罗汉果
中温控湿果(也有命名为“低温干燥”): 秋天的衣服比春天容易干,因为空气湿度差异。所以,借助除湿机就可以降低鲜果的干燥温度和时间。该类果的果皮棕色、果瓤黄色,但是存在麻舌感,且甜度不理想。 冻干果和微波果:这两种果都是利用真空状态下水分容易蒸发的原理,因为温度较低,所以干果的颜色与鲜果接近,从青色至黄色都有。 这两种果的甜度较中温控湿果有优势,但都有2-4个大洞,显然不利储存。由于罗汉果在野外需生长80天以上,表皮绒毛多,藏污纳垢(细菌、霉菌、鸟粪、虫粪、农药等)严重,打孔过程极易将污垢带入果实内部,既造成部分果瓤流失,又污染了果瓤,使其容易发霉变质。同时由于加工技术的局限性,一部分果子会有麻舌的口感,对口腔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第三代干罗汉果也称甜沃罗汉果
第三代干罗汉果一眼就可以识别出来:没有绒毛,表面光洁。
绒毛是动、植物用于保暖、御敌的功能器官,本身无营养。绒毛容易藏污纳垢(细菌、霉菌、鸟粪、虫粪、农药等),也是寄生虫、微生物滋生的良好载体。所以,冬瓜绒毛、枇杷叶绒毛、鸡毛、猪毛用前均需去除。
研究发现,鲜罗汉果表层富集的微生物高达数百万个,对身体健康风险极大。而经打磨洁净后,可达到食用标准。
鲜罗汉果被打磨掉表皮后,自然就可以风干。所以,第三代干罗汉果有两大突出优势:1、安全卫生;2、有效成分保留得更多。但打磨过程中,罗汉果果皮很容易破裂,并且有的鲜罗汉果外观正常,经打磨后才能看出已发生霉变。所以第三代干罗汉果成品率偏低,加上需要瞬间将酶杀灭的专业设备,生产成本很高,售价也明显高于前面两代。
罗汉果的由来及传说
* 相传广西瑶族的一位农民,在一次上山打柴时不慎被野蜂所蜇,他顺手从身边一条藤子上摘下一枚野果擦伤,竟然止住胀痛,此事被一位叫罗汉的乡村医生所闻,对这种野果反复研究,用来治疗咳嗽等病,效果很好。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瑶族医生,就把这种野果叫作罗汉果。
* 传说数百年前有位叫罗汉的瑶族乡村医生,常在广西龙江一带的山岭间采集草药。经过多次行医实践,他发觉一种野生藤果有消痒止痛的功效。叶可治顽癣、痈肿。根可敷疮疖,果毛是刀伤良药。遂加以研究、栽培和应用。山里人以此果煮茶长期饮用,高寿者众多。人们由此怀念罗汉,更将此果取名为罗汉果。
*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罗汉果的根块溜圆而肥大,像罗汉晒肚皮,所以罗汉果由此得名。
* 还有一种说法是,相传天降虫灾,神农尝百草以寻良方,如来佛祖怜悯神农之苦,特派十九罗汉下凡,以解神农氏之难;其中有一罗汉发愿,要灭尽人间虫灾,方回天界。发愿完毕,遂化身为果,蕴意罗汉所修之果,后世简称罗汉果。附带说一下,这也是人们通常只晓得十八罗汉的原因。
下一篇:白莲子与红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