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分享烹饪技术、详解烹调方法
首页 > 烹饪大师 > 正文

全国首届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

  1983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全国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来自除西藏、台湾外的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重庆市的83位厨师和点心师参加了比赛。比赛分热菜、点心和冷荤拼盘3项。参赛品种有,热菜276个、点心84种、冷荤拼盘24个(组)。经大会评审委员会评定,按参赛者的积分高低,评选出最佳厨师10名、最佳点心师5名、优秀厨师12名、优秀点心师3名、冷荤拼盘制作工艺优秀奖7名,还有53人获大会的技术表演奖。 向获奖的同志颁发了奖杯、奖状和奖章。
  这次中国烹饪技术盛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引起国内外的广泛注目,几十个国家的驻京记者和首都20多家新闻单位采访了大会,并向国内外作了报道。此次盛会是新中国建国后的第一次全国性烹饪大会,推动了中国烹饪的继承发展,让中国烹饪工作者深受鼓舞,为提升厨师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3年首届全国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授奖名单
  最佳厨师
  1、刘敬贤(沈阳市鹿鸣春饭店)
  2、李跃华(重庆市山城商场)
  3、常静(北京市康乐餐馆)
  4、强木根(福州市福州旅社)
  5、王义均(北京市丰泽园饭庄)
  6、高望久(北京市北京饭店)
  7、强曲曲(福州市福州旅社)
  8、孙元明(天津市登瀛楼饭庄)
  9、卢永良(武汉市武昌酒楼)
  10、陈玉亮(北京市北京饭店)
  最佳点心师
  1、葛贤萼(上海市饮食服务学校)
  2、罗坤(广州市泮溪酒家)
  3、蒋文杰(天津市桃李园饭庄)
  4、李炳森(北京友谊宾馆)
  5、董德安(扬州市富春茶社)
  优秀厨师
  1、金次凡(温州市饮食公司)
  2、曾其昌(成都市饮食公司)
  3、董世国(北京市仿膳饭庄)
  4、靖三元(唐山市鸿宴饭庄)
  5、颜景祥(济南市汇泉饭店)
  6、牟传仁(大连市饮食公司厨师进修班副主任)
  7、陈志刚(重庆市味苑餐厅)
  8、李耀云(上海市扬州饭店)
  9、曾国华(成都市荣乐园餐厅)
  10、郝玉民(郑州市水上餐厅)
  11、黎和(广州市北园酒家)
  12、刘学家(苏州市松鹤楼菜馆)
  优秀点心师
  1、刘惠端(广州市泮溪酒家)
  2、胡世年(太原市晋阳饭店)
  3、李新国(重庆市饮食服务公司)
  冷荤拼盘优秀奖
  1、杨继林(南京市饮食公司
  2、浙江集体(吴国良:杭州市天香楼;陈阿达:杭州市海丰西餐社特;金次凡:温州市饮食公司酒家饭庄)。获奖作品:《双喜临门》
  3、初立建(烟台市饮食服务学校)。获奖作品:《孔雀开屏》
  4、王义均(北京市丰泽园饭庄)。获奖作品:《雄鹰展翅》
  5、甘肃集体(单玉川:兰州市悦宾楼京菜馆;栾志明:兰州市景扬楼菜馆;于懋序:兰州市悦宾楼京菜馆)。获奖作品:《金城白塔》
  6、河南集体(郝玉民:郑州市水上餐厅;赵继宗:郑州市少林菜馆)。获奖作品:《彩蝶戏牡丹》
  7、新疆集体(唐燕柱:乌鲁木齐市饮服公司;马金堂:乌鲁木齐市清真培训部;朱云显:乌鲁木齐市鸿春园饭店;杨端初:乌鲁木齐市新桥饭店)。获奖作品:《花篮拼盘》
  技术表演奖
  何宝均(北京市和平宾馆)
  张占华(北京市仿膳饭庄)
  赵克勤(天津市劳动模范、红桥饭店)
  刘振山(石家庄市燕春饭店)
  白宝山(太原市晋阳饭店)
  赵   录(包头市乌兰饮食店)
  吴   明(呼市迎宾酒家)
  王久章(辽宁市厨师进修班)
  王清林(沈阳鹿鸣春饭店)
  孙殿国(长春饭店)
  王喜春(长春饭店)
  张志斌(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宴楼饭店)
  侯广巨(牡丹江市牡丹江饭店)
  姚志行(上海市功德林素食处)
  李伯荣(上海市绿波廊餐厅)
  高浩兴(无锡市中国饭店)
  吴国良(杭州市天香楼)
  陈阿达(杭州市海丰西餐社)
  方乃根(合肥市饮食服务公司门市部)
  周金镖(芜湖市镜湖餐厅)
  张云汉(蚌埠饭店食堂部)
  黄土弟(厦门市新南轩酒家)
  卜洽祥(南昌市南昌服务大楼)
  罗喜弟(南昌市时鲜楼餐厅)
  杨品三(青岛市饮食服务公司)
  王孟祥(青岛市四方旅社)
  高士选(开封市又一新饭店)
  王树华(郑州市少林餐馆)
  张定春(沙市长江酒楼)
  汪建国(武汉市老会宾酒楼)
  袁佩君(株州市桥东饭店餐厅)
  王墨泉(长沙市实验餐厅)
  李寿泉(长沙市银苑茶厅)
  谭发新(广州市南园酒家)
  潘启镒(南宁市万国酒家)
  梁石新(梧州市大东酒家)
  郭明诗(贵阳市贵阳饭店)
  滕文祥(安顺市饮食公司)
  吴志德(昆明市护国饭店)
  陆发荣(昆明市实验饭店)
  庞学德(西安市饮食公司)
  孙国庆(西安市东亚饭店)
  秦崇九(西安市西安饭庄)
  栾志明(兰州市景扬楼)
  于懋序(兰州市悦宾楼京菜馆)
  赵家勤(西宁市西宁饭店)
  宋发俭(西宁市西宁饭店)
  段耀平(银川市迎宾楼饭庄)
  董徐镖(银川市“五一”餐厅)
  马金堂(乌鲁木齐清真培训部)
  朱云显(乌鲁木齐鸿春园饭店)
  唐燕柱(乌鲁木齐饮食服务公司)
  孙秋玲(北京市新侨饭店)
首届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
  据新华社(1983年)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邱原)全国首次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今天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发奖大会,向评选出来的15名最佳厨师、点心师,15名优秀厨师、点心师和获得冷荤拼盘制作工艺优秀奖的同志颁发了奖杯、奖状和奖章。至此,历时八天的鉴定会胜利结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和国务委员张劲夫出席了发奖大会。
  田纪云指出:饮食业的经营方针必须是大众食品与名吃名点相结合
  田纪云代表国务院向获奖的厨师、点心师表示祝贺。他说,中国烹饪源远流长,闻名世界。我们一定要采取积极措施来挖掘它,继承它,并且要不断提高和发展它。他指出,有些人由于受旧的传统观念的影响,鄙薄饮食服务行业,轻视厨师和服务人员的劳动。这种偏见必须逐步加以纠正。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各行各业没有尊卑贵贱之分,为人民所需要的劳动都是必不可少的,也都是光荣的。我们的厨师以及饮食服务行业的广大职工,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
  田纪云说,饮食业的经营方针必须是大众食品与名吃、名点相结合,要适应各种不同消费习惯、消费水平的需要,对于大众饭菜的经营,要做到价廉物美,同时要考虑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恢复和发展风味名菜名吃,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的烹饪技艺。
  田纪云指出,饮食服务业今后要在办好国营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集体经营,适当发展个体经营。网点设置要大中小型结合,经营品种要高中低档配套。各地饮食行业职工要在继承传统食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烹饪的科学技术,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营养学、卫生学等科学知识。不论名菜名点或是普通饭菜,都要精心制作,精益求精,不断创新。饮食服务业要加速人材的培养,当前要重点抓好青壮年职工的文化补课和技术培训,帮助老厨师、老专家总结经验。

上一篇:中国古代十大名厨
下一篇:云南滇菜泰斗陆发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