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分享烹饪技术、详解烹调方法
首页 > 烹饪技术 > 正文

刀工技巧

  中国菜的原料大多加工成小块尺寸,不像西餐在食用时进行切割。中国菜对刀工非常讲究,工具主要是菜刀和砧板,可将原料切成片、丝、条、块、丁、粒、米茸等形状,并要求其大小、厚薄、粗细均匀。有些原料经厨师的刀工后可拼成栩栩如生的美丽图案。
  种类:切、片、剁、剞
  刀工技巧
  刻刀法:是混合刀法的一种类型。特点是采用专门刀具和特殊刀法,用某些烹饪原料雕刻成平面的或立体的花卉、鸟兽、山水、鱼虫等各种实物形象。 刻刀的基本技法可分为切、削、直刻、旋、戳、挤压六种。
  锯刀法:锯切刀法是推切和拉切的结合,锯切是比较难掌握的一种刀法。锯切刀法是刀与原料垂直,切时先将刀向前推,然后再向后拉,这样一推一拉像拉锯一样向下切把原料切断。
  滚刀法:是切法之一。一手滚动原料,一手持刀跟切,切一刀滚动一次。切时要掌握一定的斜度。多用于切圆而脆的材料,如:萝卜、马铃薯及一些瓜类。通过改变切时的斜度和滚动快慢,使切出来的原料形状各异。
  反刀法:反刀片法的刀背向里(向着身体),刀刃向外,利用刀刃的前半部工作,使刀身与菜墩子呈斜状。刀片进原料后,由里向外运动。反刀片法一般适用于脆性易滑的原料。要求左手按稳原料,并以左手中指上部关节抵住刀身,右手的刀紧贴着左手中指关节片进原料。
  推刀法:推刀片是左手按稳原料,右手持刀,刀身放平,使刀身和菜墩面呈近似平行状态,刀从原料的右侧片入,向左稳推,刀的前端贴墩子面,刀的后部略微抬高,以刀的高低来控制所要求的薄厚。左手按稳原料,但不要按的过重,在片原料时,以不移动为准。
  切刀法:直切一般左手按稳原料,右手操刀。切时,到垂向下,既不向外推也不向里拉,一刀一刀笔直地切下去。
  原料成形
  马牙段:把葱从中间冲开,切2厘米长的段。
  骰子丁:呈四方形,体积有1厘米立方。
  象眼块:两头尖、中间宽,一般是4厘米长、宽1。5厘米、厚1。5厘米。其大小根据主料、盛器的大小而定。
  菱形块:和象眼块相仿,但没象眼块那么规则。
  骨牌块:呈长方形。一般为5厘米长、2。5厘米宽、7毫米厚。大小可根据情况而定。
  滚刀块:采用原料滚动、斜立刀的方法,将原料切成基本相同的块,如烧茄子等。
  绿豆丁:一种类似绿豆子的小方丁,约5-7毫米立方。
  劈柴块:不规则的原料经过加工,形状基本一致,一般长5厘米,宽、厚各1厘米。
  雪花片:一般1。5毫米厚,长、宽各1。5厘米。
  柳叶片:大部分用笋尖、茭白尖制作,一般长5厘米、厚1。5毫米,一头尖,一头宽。
  松里:熟原料的面不动,里边的大块肉撕成小片后放平。如锅烧鸭、清蒸整面鸭等。
  卧刀片:又称坡刀片。操作方法是左手按原料,右手执刀,刀背向外,刀背略高于刀刃,使刀身呈坡斜状,成品呈斜片状,如腰片、海参、肚片等。

上一篇:炒的小诀窍
下一篇:煲汤的小秘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