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分享烹饪技术、详解烹调方法
首页 > 辛香料 > 正文

姜黄

  姜黄(学名:Curcuma longa),又称宝鼎香,为姜科姜黄属植物,在一些亚洲国家称作turmeric或kunyit。其根茎所磨成的深黄色粉末为咖喱的主要成分之一,也用在南洋料理,尝起来味苦而辛,带点土味。主成分姜黄素(curcumin)具有一些医疗保健的效果,因此姜黄也出现在中医药材中。
姜黄粉  分布
  它原产于热带泰米尔纳德邦、印度东南部,并适合于摄氏温度20°C和30°C(68°F和86°F)之间和相当丰沛年降雨量以利其成长茁壮。
  成分
  姜黄素:姜黄素(英语:curcumin)是一种从姜黄根茎中提取得到的黄色色素。它是最主要的姜黄色素(curcuminoid)类物质,约占姜黄色素的70%,约为姜黄的3%~6%。除了姜黄素之外,这一类化合物还包括脱甲氧基姜黄素(10~20%)、脱二甲氧基姜黄素(10%)和六氢姜黄素等。姜黄素为橙黄色结晶性粉末,有特殊臭味,味稍苦。不溶于水和乙醚,溶于乙醇、丙酮、冰醋酸和丙二醇,微溶于醚带淡绿色荧光。在碱性条件下呈红褐色。酸性条件下呈浅黄色,溶于浓硫酸呈黄红色。可与金属离子(尤其是铁离子)形成螯合物而变色。姜黄素很早就作为一种天然色素被用到食品工业中(E100)。它对还原剂稳定,着色力强,不易褪色,但对光、热和铁离子敏感。主要用于罐头、肠类制品、酱卤制品的染色。
  食用摄取量
  姜黄素一日的成人摄取量,建议是以每公斤体重使用0~3mg来计算。在安全考量下,建议每日摄取量在200mg以内,避免摄取过多产生反效果。但也有研究结果显示姜黄毒性低,喂食剂量大于2.0g/kg 小鼠体重,也无明显不良反应。姜黄素为脂溶性,与油脂一起烹煮会提高吸收率,与黑胡椒一起进食,胡椒碱亦可提高姜黄素的吸收率。
  医学用途
  * 治疗气滞血阻之痛症
  GSK-3 拮抗剂。
  性味功用
  姜黄味辛、苦,性温。主要功用是破血、行气。
  姜黄破血兼理血中气滞,入肝脾二经,善破肝脾二经的血瘀气结功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药理
  据近代研究报导,姜黄对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有改善肝脏实质病损的作用。
  姜黄有兴奋子宫的作用,使子宫阵发性收缩;能促进麻醉前的胆汁分泌,但作用较弱而持久。 初步科学临床实验数据显示:姜黄或有助于免疫系统、对抗氧化、预防癌症等支持作用。

上一篇:阿魏
下一篇:番红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