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盐焗鸡
盐焗鸡是著名客家菜,起源于清朝惠州,广东东江一带。其时盐商收入丰厚,厨师将剩余的熟鸡插入盐堆中密封保存,粤语称为“焗”,吃时才洗去表面盐分。转至民间,则以适量盐腌,为客家咸鸡。转至广州,厨师用玉扣纸或草纸包住腌过的鸡再以盐密封焗熟,今人称此为古法盐焗鸡。
盐焗鸡
1940年代,一位盐商在广州城隍附近开了一家宁昌饭店,以手撕盐焗鸡闻名,1957年宁昌饭店被公私合营后改名为东江饭店,手撕盐焗鸡改名为东江盐焗鸡。
宰鸡后除去内脏后凉干,在鸡腔内抹涂盐和沙姜,用草纸将整只鸡严实包好,埋进炒过的热盐堆中,用文火闷焗着半小时左右至熟,取出后将其拆撕成丝肉片,因有沙姜风味,故有沙姜盐焗鸡之名。
在1980年,台湾厨师黄淑惠介绍了一种简化式:首先准备好鸡的馅料,不过不用米饭纸或羊皮纸把鸡包起来,然后再烘烤;她建议用煮沸的或蒸的方式准备鸡,然后把熟鸡烧在锅里直到它的皮焦,然后完成。
盐焗鸡的制作特点也决定了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盐焗鸡的现代加工工艺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水焗法和气焗法,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从原料解冻、灭菌、腌制、烹煮四个方面,对盐焗鸡的加工工艺关键点进行简述。
一、解冻
由于目前冷链技术不够完善,大多数企业生产所用的原料为冻鸡,解冻过程中伴随着汁液流失和品质劣变,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因此,有必要选择一种较好的解冻方法降低解冻对鸡肉品质的影响。
为了选出一种较优的解冻方法,陈胜对肉品工业中常用的三种解冻方法进行对比,发现4°C低温解冻处理能显着降低硬度和咀嚼性,较好的保持肉的嫩度和质构特性。此外,4°C低温解冻能显着降低表面疏水性,提高总巯基含量和蛋白溶解度,降低鸡肉蛋白质在解冻过程中的变性程度。
二、灭菌
盐焗鸡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杀菌过程。杀菌工艺是保障盐焗鸡干净卫生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重视盐焗鸡的杀菌过程。杀菌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杀菌方式、杀菌温度及时间的选择。
经过林思慈等人探究发现,在使用微波灭菌功率150W,灭菌时间5min的条件下所得到的盐焗鸡产品质量最佳,同时也有着较好的杀菌效果。
三、腌制
腌制是盐煱鸡加工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腌制技术腌制时间长,腌制液渗透慢且不均匀,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和口感,真空滚揉腌制作为一种新型腌制技术,可以提髙腌制效率并改善肉的嫩度,提高肉品品质。
揉滚秘诀: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滚揉腌制条件,得出最佳滚揉腌制工艺条件为滚揉腌制10h、氯化钠添加量6.41%、三聚磷酸钠添加量0.42%。
盐焗鸡的制作过程中除了控制好加盐量的同时,盐焗时间的控制也是极为关键的因素之一。盐焗时间太长会导致所制作出的产品发硬,盐焗鸡的颜色会加深,色泽方面就不是十分的光鲜。研究结果显示,盐焗时间大约在110min时,制作出的盐焗鸡产品的质量是最高的。
制作盐焗鸡的过程中,用复合磷酸盐对盐焗鸡进行浸泡也是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使用复合磷酸盐进行盐焗鸡浸泡时,不仅需要对复合磷酸盐的用量进行控制,同时还要针对浸泡时间进行探究。最终林思慈等人研究发现在3h和的浸泡时间下,所制作出的产品的品质是最高的,所得到的评价也是最好的。
四、烹煮
一、半成品加工
1、白条鸡或老柴鸡,流水解冻泡出血水,洗净沥干。
2、锅内加入清水烧开,放入鸡煮熟,离锅放入托盘内,必须沥干鸡腹中水,保持洁净,切不可碰到生水。
二、盐焗鸡成品加工
1、熬汤,用老柴鸡熬汤至鸡散骨,去除汤内渣质,保证熬好的鸡汤有25公斤。
2、调味,在熬好的鸡汤中加入盐焗鸡专用香料包一个(市场有卖专用调味料),专用卤料包一个(用前在开水中煮一下),盐2500克、味精、鸡精、白糖各200克,葱油适量,用手勺搅匀、尝好味。
3、把煮熟冷凉的鸡,放入调好的盐焗鸡味汤中,用竹笆压平焗90分钟,即可。
盐焗鸡制作步骤
备料:
光三黄鸡1只(约900克),甘草5克,沙姜5克,草果5克,香叶3克,黄栀子5克(上色用,亦可以用色素黄曲黄,酌量而定。),清水2500克。
调味料:
(1)盐250克,砂糖100克,味精30克,鸡精30克,乙基麦芽酚(焦香型)25克。
(2)盐焗鸡酱70克(沙姜粉50克,盐5克,鸡精粉5克,熟花生油100克,麻油(香油)10克。上述材料搅匀便成。
三、制作
1、将三黄鸡挖去油、肺、喉管,洗净待用。
2、将清水煮开,加入药材料慢火熬20分钟至药材出味,加入味料(1)煮溶。
3、将洗干净的三黄鸡放入熬好的汁液中,再提起倒出腔内的汁液,如此反复3~4次,将鸡浸没全身,熄火,浸约20分钟,取出待凉,斩件装碟撒上炒熟白芝麻便成。蘸盐焗鸡酱吃。(注:如果是工厂加工、市场挂卖的话要延长制煮时间,盐量酌减。)
成品率:80%~90%
成品特色:色泽橙黄、回味飘香、肉质嫩滑
下一篇:脆皮炸子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