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菜简介
苏菜即江苏菜,中国四大菜系之一。
一般认为苏菜内部分为四大派系:
淮扬菜:来于扬州,淮安和镇江,讲究选料和刀工,口味清淡,擅长制汤。现在通常被认为是四大菜系之一苏菜的代表派系。
金陵菜(又称京苏菜):来于南京,制作精细,口味平和。善用蔬菜,以“金陵三草”(菊花涝,枸杞头,马兰头)和“早春四野”(芥菜,马兰头,芦蒿,野蒜)驰名。
苏南菜(又称苏锡菜):来于苏州,无锡和常州,常用酒糟调味,擅长各类水产,口味偏甜。有时也将苏锡菜细分为苏帮菜、无锡菜和常州菜。
徐海菜:来于徐州和连云港,口味较重,擅长肉类、海产和蔬菜。
有时将淮扬菜独立作为四大菜系之一。有观点认为,江苏省本身的文化习俗就是多元的,并不存在严整的统一菜系,而苏菜容易让人理解为苏帮菜,产生歧义。
淮扬菜
淮扬菜是指流行于江苏省淮安、扬州、镇江及其附近地域的菜肴,南起长江沿岸,北到泗洪泗阳沭阳一线,都是淮扬菜的属地,并且汇集上述菜肴之精华,是江苏菜系的代表性风味。淮扬菜注重刀工,刀法细腻,口味清淡,主要菜品有红烧狮子头、软兜长鱼、平桥豆腐、开洋蒲菜和蟹黄汤包。
淮扬菜历史:在明清以前,淮安、扬州都是全国有名的大都市,都有各自的饮食文化传统。而淮菜在隋唐之际便已是驰誉神州的中国四大古典菜系之一[来源请求]。明清以后,淮菜和扬菜开始相互渗透、逐渐融合,并糅合南北风味于一炉,从而形成了统一的菜系。另一说:明朝时候这块地区属淮安府,扬州府,故称为淮扬。
淮安、扬州、镇江三地位于长江南北,紧挨京杭大运河,从地理上看是连接南北西东的重要交通枢纽,且自古以来就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淮安(运河漕运之都)、扬州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相当繁华,当时的淮安、扬州不仅仅是文化交流上的发达,更可以理解为淮安、扬州在那个时候便已是消费集中地带。从文献记载中淮扬菜的闻名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和淮安以及扬州的文化交流发展、鼎盛过程一样,历唐、清两个时期,且也是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达到巅峰,借势于两代皇帝的频频南巡期间,屡屡逗留淮安、扬州。到乾隆年间,淮扬菜系已经成为全国四大菜系之一。
淮扬菜特色:
淮扬地处南北交汇,水陆要冲,扬州自唐宋至明清均在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列,淮安(主要是今淮安市的淮安区)亦是明清时期闻名海内的都会。因此淮扬菜具有以下特点:
淮扬菜的选料尤为注意鲜活、鲜嫩;
制作精细,注意刀工;
口味清淡,强调本味,重视调汤,风味清鲜;
菜式繁多,体系庞大;
烹饪善用火候,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
色彩鲜艳,清爽悦目;造型美观,别致新颖,生动逼真;
淮扬菜名菜:叫化子鸡、糖醋鳜鱼、芙蓉鸡片、盐水鸭、清蒸鲥鱼、清炖蟹粉狮子头、煮干丝、白菜炒绿豆饼、三套鸭、水晶肴肉、软兜长鱼、开洋蒲菜、朱桥甲鱼、平桥豆腐、茶馓、钦工肉圆、老候野鸭、黄集羊肉、文楼汤包、蟹黄汤包
名宴:红楼宴、全藕宴、少游宴、三头宴、满汉全席、鉴真素宴、清真宴
影响:1949年10月1日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之后,在北京饭店举行的盛大国宴,史称“开国第一宴”,本场宴会的菜点烹调即由北京饭店淮扬菜厨房一力承担完成。
金陵菜(京苏菜)
京苏菜又称京苏大菜、金陵菜,指以南京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地方风味。金陵菜起源于先秦,隋唐已负盛名,至明清成流派。为苏菜的一个分支。金陵菜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刀功精细,善用炖、焖 、烤、煨等烹调方法,口味平和,鲜香酥嫩。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
金陵菜善用蔬菜,以“金陵三草”(菊花脑、枸杞头、马兰头)和“早春四野”(芥菜、马兰头、芦蒿、野蒜)驰名。
特点:
风格特色:兼取四方之美,适应八方之需,
四大名菜:松鼠桂鱼、蛋烧卖、美人肝、凤尾虾
其他著名饮食:盐水鸭、卤鸭胗肝、鸭血汤
特色菜:金陵三草菜、胡先生豆腐、炖菜核、炖生敲、扁大枯酥、冬瓜虾肉粉丝汤、盐水鸭、桂花鸭、烧鸭、卤鸭肫肝、叉烤鸭、黄焖鸭
苏南菜
苏南菜发源于中国江苏省的苏州地区,流行于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苏菜的派系之一。苏南菜在民间有时又被细分为苏帮菜、无锡菜和常州菜,但由于这两个菜系的风味和烹饪方式极为接近,故通常统称为苏南菜。苏南菜常用酒糟调味,擅长各类水产,口味偏甜。
苏帮菜特点
清康乾嘉道时,苏帮菜点已臻成熟。太平天国运动后,苏州惨遭兵灾,加之上海兴起,米市西移,苏州不似往日之繁盛,但饮食业仍常呈畸形繁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苏州饮食业,或称苏州饮食文化屡蹶屡起。
苏帮菜的特点是:或华或朴,或浓或淡,均时新、清雅、和谐、自然,令人赏心悦目、适口、益身、意味隽永。其在选料、色形、火工、口味方面特色大致如下:
选料:苏帮菜不以珍奇为贵,重博采时新,因材施艺。赵筠《吴门竹枝词》云:“佳品尽为吴地有,一年四季卖时新”。凡物应时则贵,失时则贱,“率五日而更一品(大约每5天换一种)”(明王鏊《姑苏志》)。应时,虽路边野草,廊下盐齑亦可作珍品。贵为甲鱼,过了菜花季节,即鄙称“蚊字甲鱼”,也再难入名店之门。苏州厨师在广泛用料的同时,极为注意物尽其用,对鱼头尾乃至内脏(如鲃肺)、禽头脚(如鸭舌、掌)等都能烹制出堪登大雅之堂的名菜。
火工:在烹调方法上,苏帮菜常用的有数十种,且常常一菜多法,并因物性、节令的需求而有所变异,但无论何种火工,均求精到。火势大小,油温高低,蒸气缓急与投料次序,常常间不容发,这是“精”。“到”即到家,恰到好处。如“碧螺虾仁”断生即上席方为妙品;“酱方”须四边垂倒,入口可化始称合格。苏帮菜烹调尤其擅长炖、焖、煨、焐等火工菜。文火、密封,一气呵成,真味俱在。“蜜汁火方”、“酒焖踵”、“黄焖鳗”、“叫化鸡”、“母油鸭”等均为苏州传统火工菜的代表。
口味:苏帮菜口味崇尚清隽和醇,浓淡有度。即所谓“浓不鞔胃,淡不槁舌(《易牙遗意序》)。过分辛辣或腥、膻、奇、烈、怪等味为苏帮菜之大忌。荤料必用葱、姜、酒,酒的用量尤重,且须绍酒或苏州特产醇香、馥贞酒。盐为主调味,复合味讲究君臣佐使,俾相得益彰。多数菜不用糖,或加微量糖,但旨在助鲜矫味润色,而不必有甜感。红烧菜加糖较多,但通常应有咸、酸等味相对应,讲究咸中带甜、甜出头咸收口,或酸甜适口。
代表菜
苏帮菜:松鼠鳜鱼、碧螺虾仁、白什盘、清蒸大闸蟹、姑苏卤鸭、苏式酱鸭、樱桃肉、常熟叫化鸡、黄焖鳗、酱方、卤汁豆腐干、母油鸭、鲃肺汤、蜜汁火方
无锡菜:无锡酱排骨、无锡油面筋、梁溪脆鳝、银鱼炒蛋、天下第一菜、
常州菜:竹香风鹅、沙河湖鲜、稻香风鸡、溧阳扎肝、天目湖牌砂锅鱼头、刘家竹园原味鸡、
著名菜馆:松鹤楼、得月楼、协和菜馆、吴门人家、礼耕堂、石家饭店
徐海菜
徐海菜,为徐州、连云港一带的地方菜,为苏菜四大派系之一。徐海菜以“鲜咸辣”为主,兼具五味。徐海菜受鲁菜影响较大。
代表菜有:霸王别姬 (菜肴)、沛县鼋汁狗肉、彭城鱼丸、羊方藏鱼、红烧沙光鱼、东坡回赠肉
下一篇:八宝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