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粿与砵仔糕
碗粿(台湾语),是流行于台湾的米食制品。因成品置于碗内,故又名碗糕;分甜、咸二类:甜碗粿是米浆经糊化后拌入糖蒸熟而成;咸碗粿则是将糊化的米浆蒸过一次,将配料铺于其上再蒸熟而得,并搭配酱油膏或甜辣酱食用。
各地口味不同,作法与口味亦有明显差异,有的地区会在米浆内加入酱料调味,外观呈现暗褐色,有的则是白色。也有些地区会在碗粿上搭配菜脯(萝卜乾)食用。
制作:将米浆以小火加热且不断搅拌以防焦黏,至三分糊化状,倒入碗内,加入佐料,再清蒸而成。常见的佐料有菜脯、肉片或肉末、虾米、剖半卤蛋等。
砵仔糕
砵仔糕是一种传统粤式糕点。原创于台山,成为香港传统小食之一。
传统的砵仔糕以黄糖、粘米粉等造成后,放在一个瓦制的小砵内蒸熟;但现在的制法已多数改用小瓷碗。吃的时候才把砵仔糕从小砵倒出来,以竹签穿起来吃。有的砵仔糕加入红豆;亦有砵仔糕以白砂糖制造,因而是白色的。刚蒸好的砵仔糕,口感暖、滑、香、绵。
砵仔糕在1980年代的时候,只有一、两种的口味。现在有以砂糖、冰糖等制成,亦有绿茶砵仔糕、南瓜砵仔糕。在香港深水埗曾有一档古法瓦砵头砵仔糕,说砵仔糕是四邑地道街头小食,酬神祭祖也必备此糕点。现在砵仔糕在香港仍作为一种怀旧小食继续有售,还有食店尝试用紫心番薯等材料制作不同色彩的砵仔糕。
下一篇:葱油饼